您所在的位置: 87365最快检测中心» 师资队伍» 副教授

张晓报

张晓报,男,汉族,1987年9月生,安徽霍邱人,中共党员。201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19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入选芙蓉计划——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莲城青年英才、湖南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奋进学者)。现任87365最快检测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教育争鸣》编审、《高校教育管理》和《高等理科教育》等刊物外审专家。

近年来,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和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2部;单独或以第一作者在《大学教育科学》《外国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7篇(CSSCI来源期刊11篇),在《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报刊发表学术短论17;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1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获第十五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独立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独立完成)第十二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作者)、第十三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作者)各1项。

主要教授课程:教育学原理;学校与班级管理;教育策划理论与实践;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

联系方式zhangxiaobao207@126.com

一、学术成果

(一)学术著作

1.《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独立作者。

2.《当代大学发展形态与大学观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国家一级出版社。第二作者。

(二)学术论文(独立或第一作者)

1.高等教育原则的建构:基于高等教育本质及特点的思考,《江苏高教》(CSSCI源刊)2013年第4期。

2.研究生课程论文的反馈问题初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源刊)2014年第2期。

3.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划分框架及启示,《江苏高教》(CSSCI源刊)2014年第3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4.独立与组合: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外国教育研究》(CSSCI源刊)2017年第3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5.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及突破——基于理念、制度和方式的分析,《江苏高教》(CSSCI源刊)2017年第4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6.清华大学本科荣誉学位透视,《高校教育管理》(CSSCI源刊)2017年第5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7.论高等教育学的生存逻辑,《大学教育科学》(CSSCI源刊)2019年第3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8.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践及启示,《高校教育管理》(CSSCI源刊)2019年第5期。《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17日第8版辑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文摘周报》2019年第43期摘录。

9.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等概念正义,《大学教育科学》(CSSCI源刊)2020年第2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10.跨学科专业发展的机制障碍与突破——中美比较视角,《高校教育管理》(CSSCI源刊)2020年第2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11.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大学教育科学》(CSSCI源刊)2023年第6期。

12.高等教育研究者知行统一之责任,《高校教育管理》(CSSCI扩展版)2012年第6期。

13.我国985工程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反思——基于课程的考察,《高校教育管理》(CSSCI扩展版)2013年第6期。

14.我国高校双学位教育的困境与出路,《黑龙江高教研究》(CSSCI扩展版)2017年第11期。

15.美国研究型大学个人专业及启示,《高教发展与评估》(CSSCI扩展版)2020年第1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16.多元主体参与大学发展规划的困境及其突破,《大学与学科》(CSSCI扩展版)2023年第3期。

17.大学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功能探析,《教育探索》(北大核心)2013年第7期。

1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老年教育走进农村的必要、可能与路径,《成人教育》(北大核心)2019年第5期。

19.学术、自治与劳动美国深泉学院的教育理念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北大核心)2021年第6期。

20.过度理由效应对家庭教育的启示,《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第7期。

21.对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第6期。

22.研究生课程考核的论文形式利弊谈,《考试研究》2013年第4期。

23.数学方法与高等教育研究,《教育与考试》2013年第5期。

24.大学发展规划的分类初探,《重庆高教研究》2014年第2期。

25.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背景、问题与优化策略,《教育与考试》2015年第4期。

26.密歇根大学的跨学科学位及启示,《山东高等教育》2016年第3期。

27.论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高等理科教育》2016年第2期。

28.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的动因分析,《高等理科教育》2016年第4期。

29.教师教育振兴背景下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价值辨析——兼谈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教师教育论坛》2019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30.论精致的大学,《教育与考试》2020年第1期。

3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教师的学术忠诚:内涵、意义与激励机制,《高等理科教育》2020年第1期。

32.与学校生产生活相融合:美国深泉学院的劳动教育经验及启示,《教育与考试》2021年第5期。

33.金课何以可能?——大学金课的实现机制论纲,《高等理科教育》2022年第2期。

34.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实施情况的个案调查,《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5期。

35.“‘三维视角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现因素解读——以北京大学为例,《高等理科教育》2022年第5期。

36.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资格刍议——基于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考察,《教育与考试》2023年第2期。

37.论教育学术论文框架的搭建——基于结构化思维的视角,《高等理科教育》2023年第3期。

(三)报刊文章(独立作者)

1.打造金课须健全保障五大机制,《浙江教育报》2020年1月13日第3版。

2.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不妨考虑减少后勤包办’”,《浙江教育报》2020年5月25日第3版。

3.本科专业设置仍存过度热点问题,《中国科学报》2021年3月23日第7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4.取消硕士生强制发表论文,不可盲目跟风,《浙江教育报》2021年4月19日第3版。

5.除了重视大师,还要关注大楼’”,《中国科学报》2021年5月18日第7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6.大学毕业典礼够的三条标准,《中国科学报》2021年6月29日第7版。

7.为何有些录取通知书不够高大上《中国科学报》2021年7月27日第7版。

8.过于强调就业率会牺牲教育质量生命线’”,《中国科学报》2021年8月24日第7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9.微评,《中国科学报》2021年11月2日第6版。

10.为什么一些大学生不做笔记,《中国科学报》2021年11月2日第7版。

11.微评,《中国科学报》2021年12月21日第6版。

12.研究生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发布:多元主体要做好实施准备,《中国科学报》2022年9月27日第3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13.加强资源共享 促跨学科人才培养落地,《中国教育报》2023年4月17日第6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14.用好学科交叉催化剂:理念、模式与机制,《中国科学报》2023年6月20第3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15.高校学生转学:不应只是向下流动,《中国科学报》2023年7月18日第3版。新浪网、凤凰网等媒体全文转载。

16.院校研究应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中国科学报》2023年8月1日第3版。

17.提升学科专业建设质量要有系统思维,《中国科学报》2023年12月5日第3版新浪网等媒体全文转载。

、主持课题

(一)科研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IA200268在研);

2.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跨学科专业的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EIA150408,已结题);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资助项目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20M680418在研);

4.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5年度一般项目美国研究型大学个人专业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YBA146,已结题);

5.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基地重大资助专项课题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组织困境及消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JK20ZDJD02,在研);

6.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青年资助课题跨学科专业的特殊性研究——以美国研究型大学为例(项目编号:XJK015QGD006,已结题);

7.2019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课题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SP19YBZ106已结题);

8.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美国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1B0494,在研)

9.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科学研究项目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专业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C0575,已结题);

10.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我国高校双学位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E51513,已完成)

(二)教研课题

1.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资源跨学科共享机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NJG-2021-0660,在研)

2.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网络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挑战及应对(项目编号:G31728,已结题)。

、学术报告

1.2011年11月26日,参加长三角教育学科研创新研究生论坛(江苏南京),作小组报告《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为例》;

2.2017年12月8日,参加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热点论坛(湖南长沙),作青年学者分论坛报告论大学学术忠诚激励机制建设

3.2018年11月17日,参加第十七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湖南常德),作分论坛报告论精致的大学

、主要获奖

1.20222月,《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著)获第十五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1(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

2.2015年10月,《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一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3.2022年11月,《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实施情况的个案调查》获第十二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2(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2023年11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课程考核的放水现象及其治理》获第十三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2)(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荣誉称号

1.2022年10月,入选2022年芙蓉计划——湖湘青年英才支持项目(中共湖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2021年2月,获评202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湖南省教育厅);

3.2021年1月,获评202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获得者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

4.2023年2月,获评莲城青年英才(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

5.2023年6月,获评2022年度科研工作考核优秀个人(湖南科技大学);

6.2023年4月,获评2022年度教学优良榜荣誉称号(湖南科技大学);

7.2020年12月,获评2020年湖南科技大学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获得者(中共湖南科技大学委员会);

8.2017年5月,获评湖南科技大学青年岗位能手(共青团湖南科技大学委员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