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87365最快检测中心» 本科教育

87365最快检测中心“敏行班”举行第十五期学术沙龙

9月10日晚19:30,敏行班在敏行楼A231会议室举行第十五期学术沙龙,主题为“敏行班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教育学系主任唐汉琦,常任导师陈宣霖及敏行班全体学员参加此次沙龙。

首先,唐汉琦老师一一介绍了敏行班的在学成员及新学员,并对上学年敏行班的活动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强调敏行班是教育学专业学生在学术研究素养发展方面的“第二课堂”,是进行教育学术研究训练的重要平台,所有学员应当积极参与并全身心投入到敏行班的学术活动中来。然后,唐汉琦老师详细介绍了最新修订的敏行班“学-思-研”培养模式,即以课程学习、个人思考以及文献研读为出发点,师生在共同研讨经典文献中交流思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力争将有价值的问题凝练为研究课题,进而展开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因而,敏行班学术沙龙将围绕“思考交流”展开,每一期沙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读书交流,全体学员围绕一本(篇)教育文献进行分享交流,并由2-3位学员作主题汇报,其他学员则自由发言;第二阶段为课题汇报,由已申报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SRIP)项目或计划申报课题项目、或自主开展课题研究的学员汇报交流研究计划或研究进展中的疑难问题。对于敏行班的培养模式,常任导师陈宣霖补充强调,举办敏行班的目的是培养学员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大家要广泛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边读边想,边读边写,不仅可以写读书笔记,还可以写文献综述、课题论文,同时,在沙龙上还要学会倾听理解他人观点,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个人观点,全面提高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能力。之后,学员们围绕“学-思-研”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展开讨论,王慧同学对如何选择研读文献提出疑问,唐汉琦老师认为,书目可以结合学员们的核心专业课程、研究兴趣以及四位导师的综合判断进行选择。刘雅博同学提出,一期沙龙交流一本经典著作,也就是两周须读完著作,而经典著作应当精读,但同时还需要完成课程学习以及其他活动,会不会时间不够?对此,唐汉琦老师指出,作为本科生要学会灵活运用读书方法,目前不必过于追求精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首要还是泛读,力求能解,不求甚解,扩大读书量之后,若需专门研究再进行精细化研读,因而,两周时间通读一本书应该是可行的。

最后,在师生们的共同讨论下,确定下期沙龙分享交流约翰·洛克的经典著作——《教育漫话》,同时,为了使后续沙龙不再反复讨论应该研读哪些文献,唐汉琦老师根据学员们本学期的核心专业课程推荐了渠敬东,王楠合著的《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朱永新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兰德尔·柯林斯的《文凭社会》等经典文献作为后续沙龙备选书目。

image.png

文/图 杜凯如

一审/陈宣霖

二审/唐汉琦

三审/张进良

TOP